「種茄苳,好年冬」。茄苳樹是早期台灣民間喜愛的樹種,因為長壽,又有「重陽木」之稱。苗栗社大公館學習中心與大愛文化推廣協會共同認養的五福公園,裡頭有五棵老茄苳,兩單位於重陽節這天舉辦重陽敬老活動,邀請社區長輩一起同樂,一起回憶公館歷史「國歌少年—詹德坤」的故事。
國歌少年—詹德坤是公館人,十二歲那年因關刀山大地震受傷,重創不治,由於傳說他在彌留之際,仍唱誦日本國歌,因此在日治末期,成為皇民化運動的兩大樣板之一(另一則是「沙鴛之鐘」),當時不但日本、朝鮮、台灣、馬來西亞等地的小學課本有他的故事,日人還為他設立銅像、拍攝電影,而他的銅像,當時就立在五福公園裡頭。
日本戰敗、國府來台之後,由於事涉敏感的「政治正確」問題,詹德坤的銅像不久即被拆除,他的事蹟也漸被後人遺忘,僅存在於少數研究論文裡頭,以及鄉里老輩的塵封記憶之中,即便是民國八十三年出版的公館鄉誌,也因避免爭議,對此事隻字未提。
公館學習中心成立後,秉持建構在地知識的理念,推動多項行動方案,並因認養五福公園,得知此事的片麟半爪,於是著手進行資料蒐集、口述歷史採訪,並邀請苗栗社大日語班師生翻譯日文研究,希望為這段曾經名揚海內外的「國歌少年」故事,留下更為完整的在地記錄。
十月五日的重陽節慶祝活動中,將會發表「國歌少年詹德坤的故事」初編成果,邀請地方耆老到場共同討論,並安排苗栗社大日語班學員分享翻譯日文文獻的心得;同時也將邀請公館國小50多位小朋友,一起聆聽「爺爺奶奶說故事」,認識家鄉公館的今昔差異,並藉此體會重陽敬老的深刻意義。
活動最後也安排苗栗社大繩結藝術教師到場,教導小學生學習製作「萬壽菊別針」,讓小朋友製作完成之後,帶回家中贈送爺爺奶奶,祝賀老人家「長壽健康」,讓長輩們過個不一樣的重陽節。
「茄苳樹下慶重陽—耆老話公館」活動流程
時間 | 活動名稱 |
09:00-09:20 | 報到、活動介紹 |
09:20-10:00 | 耆老話公館—回憶「國歌少年」 一、社大日文班長輩發表翻譯心得 二、社區長輩回憶、討論 |
10:00-10:50 | 貴賓致詞 |
重陽學敬老—館小學童鄉土學習 一、重陽節的由來 二、耆老說故事:國歌少年&關刀山大地震 三、耆老說故事:回憶館小生活 四、有獎問答 | |
10:50-11:50 | 重陽小禮製作—萬壽菊小別針 |
11:50-- | 午餐—菜包、炒米粉、焢肉、福菜湯) |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